- 時間:105年1月24日(日) 13:30─18:00
- 地點:桃米里集會所
- 人數: 94人
- 議程表:
日期 | 1月24日 |
場地 | 桃米里集會所 |
13:30—13:40 | 報到 |
13:40—14:20 | 開場與方案說明 |
14:20—14:30 | 自由交流 |
14:30—17:00 | 投票 |
17:00—17:30 | 開票 |
17:30—18:00 | 宣布優先執行方案
用餐 |
- 各場次主題紀要
1、報到
該日由於寒流及飄雨,桃米又多老年人口,因此等待更多居民到場後,於14:00正式開始方案說明。
2、開場與方案說明
首先由暨南大學張力亞老師簡單致詞,簡單介紹上次開會討論出的各項方案以及提案人。接著說明該日會議程序與投票規則。
(一)民眾投票前,應瞭解各項方案內容,考量其公益性與可行性,故應於現場先聽取各項方案說明,評估後再決定。
(二)方案說明:7項候選方案之提案人或代表,輪流向在場民眾說明提案內容,每項方案說明時間以5分鐘為原則。
(三)投票規則:
(1) 報到時檢查資格並簽到。
(2)每人最少圈選1案,至多圈選3案。每案限圈選1次。不合規則者以廢票計。
(四)投票時間截止後,現場開票計票。
之後各方案主要提案人,輪流向在場民眾說明其方案目的、執行內容、預算初步規劃與預期效果。七項方案個別為:
1 再現國樂風華
2 老人廚房與社區菜園的故事對話
3 蛙ㄟ桃米小學堂-傳承創新,風華再現
4 舞動新生命
5 美化桃米新意象 破水前行再出發
6 桃米農村小市集
7 歷史的桃米
各方案內容表列如下:
1. 再現國樂風華 | ||
提案人 | 劉明環 | |
緣起 | ||
咱們桃米原有極具水準的國樂團。可惜,921之後沒落。期望能夠藉由參與式預算計畫經費,重新擾動在地居民重組國樂團,創造一個社區文化傳承與終身學習的演藝平台。更重要的是,凝聚居民彼此情感,提升社區生活素養,促進對社區的認同,讓在地文化技藝形成正向循環。 | ||
計畫內容 | ||
2月:籌備期
l 尋找師資,以桃米既有人才為優先考量,若無可用師資再對外徵求。 l 調查桃米民眾學習意願,挑選上課時間與地點 l 宣傳與招生 3~6月:上課 時間:每週上課一次,每次2小時。 地點:可選擇福同宮、活動中心、集會所等場地。 |
||
預期目標 | ||
促進社區自主動能
配合短中長期運作,最終達成自主的能力。 |
||
預算估計 | ||
師資 | 32000元(2000元*16堂課) | |
場地清潔費 | 33000元 | |
書籍教材費 | 30000元 | |
雜支 | 5000元 | |
2. 老人廚房與社區菜園的故事對話(合併「歡喜來鬥陣」,咱的ㄟ菜,自己種) | ||
提案人 | 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
歡喜來逗陣:桃米老人會 |
|
緣起 | ||
有一種傳統、是自然的傳承,源自家庭的回憶。我們安心,我們樂於分享,那就是自己的『菜圃』。它可小到一兩坪,大到一兩分;我們自種、自耕、自用與分享給親朋好友。我們來復興這優良的傳統吧!
『芳鄰菜圃』的理念,由最基本的個人建康開始,我們一起『種好菜、吃健康』,豐收時由『芳鄰菜圃』主人自行決定用途,可自用、可分享、參與食農教育、銷售等..,其中由桃米休區直接管理的『芳鄰菜圃』會依社區產業及食農教育需求種植,熟成後用於社區產業及食農教育體驗等… 『老人廚房』則希望能為老人聚會場所,打造友善樂齡的料理環境。目前阿公阿嬤都是在集會所外面的地上煮大鍋菜,不僅每次都要搬運器材,長者彎腰煮食也很辛苦,如果下雨也無法料理。如能有一簡易但方便的烹調區域,相信老人家們可以煮得更輕鬆、豐盛,有益長輩們身心健康。 |
||
計畫內容 | ||
一、芳鄰菜圃
1. 支持桃米個人型『芳鄰菜圃』創立、持續、拓展,期能『種好菜、吃健康』。進而創造家庭額外收入。 2. 桃米休區直接管理數個『芳鄰菜圃』、配合社區餐廳及民宿產業、老人會等..從事家戶型的無毒農業。 3. 由休區設計食農教育課程導入『芳鄰菜圃』,用最貼近生活的見學,將無毒自然的理念傳播給學生或參訪團體。 二、老人廚房 1.簡易式廚房:讓老人集會時,不需在露天空間彎腰烹調餐點,打造較友善的料理環境。 2.管理使用:老人會互相幫助,由家庭廚房提供每日聚會與平日需要照顧之老人,辦慶生會,端午、中秋、重陽與過年等節慶。 |
||
預期目標 | ||
1. 家家戶戶成立自己的『芳鄰菜圃』,一同種好菜、吃健康
2. 食農教育場域拓展到全村里。可將菜就近賣給食農教育參訪團。 3. 生態與農業養生之連結。 4. 創造社區新的經濟收入。 5. 落實休閒農業政策。 6. 打造友善老人聚會環境。 |
||
預算估計 | ||
家庭菜園 | 60000元 | |
簡易廚房施作 | 35000元 | |
雜支 | 5000元 | |
3. 蛙ㄟ桃米小學堂-傳承創新,風華再現 | ||
提案人 | 桃源國小卓志和主任、李榮芳、蕭杏仰 | |
緣起 | ||
在桃米,可與臺灣三分之二的蛙類相遇,在桃米,可與臺灣三分之一的蜻蜓類及鳥類相逢,依山傍水的桃米里面積不到臺灣的兩千分之一,卻擁有如此豐富且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,這是其他鄉鎮望塵莫及的。
桃米這個美麗的小山村,雖歷經921大地震考驗,但社區居民與外部進駐的夥伴同心共力,以「生態」找回重建的契機,藉由生物多樣性的桃米,推廣生態教育活動,成為馳名全國且眾所皆知的「桃米生態村」。 桃米社區營造出如此頗具特色的生態教育環境,讓位處生態村中心絕佳位置並擁有「好山、好水、好生態」的桃源國小,更須善加運用如此獨特的生態環境資源,並藉此展現學校推動生態教育的亮點,才能與社區地方同步成長、攜手並進。因此,在社區居民及解說員的支持與協助下,我們將用教育紮根的力量來培育在地子弟,認同及愛護自己的家鄉,甚至成為生態專家小達人,也讓社區與學校從「大手牽小手」的傳承過程當中,打造出屬於桃米生態的生態特色小學。 |
||
計畫內容 | ||
(一)由本校生態課程老師每週一次結合社區解說員入校為學生授課,並進行體驗活動及培養在地小小生態解說員。
(二)讓學生走入社區阿公阿嬤的菜圃、水田,體驗生活經驗,並獲得情感聯繫及經驗傳承。 (三)辦理期末成果展: 1.動態方面由學生以小小生態解說員角色分享所學所知。 2.靜態方面則展示學生學習成果之圖文資料、照片或繪本。 |
||
預期目標 | ||
(一)落實社區解說員和學校長期合作,回饋在地子弟,成為永續可運作的參與機制。
(二)經由生態導覽員培訓,培育「快樂、自主、創新、做中學、樂中活」的學童。 (三)結合校園生態特色,有效活化課程,創新教學,創造學校特色品牌。 |
||
預算估計 | ||
講師車馬費 | 20000元(600元人/次) | |
生態教材購置 | 30000元 | |
特色學校參訪 | 15000元 | |
期末成果展 | 30000元 | |
雜支 | 5000元 | |
4. 舞動新生命 | ||
提案人 | 陳俊男 | |
緣起 | ||
八年前,桃源國小在前校長蔡鳳琴、校友陳俊男先生的支持下,成立踢踏舞團,教孩子們學舞的廖老師,這些年不辭辛勞,每週從台中前來上課。這些孩子不僅因此習得技藝,加強自信心,也變得更為懂事。
維持舞團運作的預算均來自外界捐款,所需經費即使並不龐大,募款仍然愈來愈困難。但每年看著孩子因為學舞帶來的轉變,也很難捨得讓舞團終止。 因此,本方案希望能利用這筆經費,維持舞團一年的運作,更讓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去看現場表演與參加比賽,擴大桃源國小踢踏舞團知名度,讓往後的募款更為穩定,舞團能夠持續經營下去,成為桃米與桃源國小的特色。 此外,我們將請舞蹈老師為桃米居民們,設計適合的舞蹈課程,到這裡帶著大家一起跳舞,讓社區活動更加多元,大家可以開心地活動筋骨,藉由跳舞凝聚情感。 |
||
計畫內容 | ||
維持桃源國小踢踏舞班運作
帶孩子看現場表演,並積極參加比賽 老人會舞蹈班 |
||
預期目標 | ||
增加孩子自信心與社區參與率
提升桃源國小知名度 增加老人會活動頻率與種類 |
||
預算估計 | ||
教學費用 | 70000元 | |
比賽與參訪經費 | 25000元 | |
雜支 | 5000元 | |
5. 美化桃米新意象 破水前行再出發
合併「美麗桃米」、「友善彩繪美麗桃米:入口意象及路標美化」。 具體名稱:讓我們一同規劃,美化桃米新意象 |
||
提案人 | 黃美玉、鍾德維
美麗桃米:黃偉華、蕭如云、李盈盈、金玫 友善彩繪美麗桃米:劉明亮、林俊哲 |
|
緣起 | ||
桃米觀光產業蓬勃發展,但在入口處缺乏明顯的意象,使得遊客不易瞭解從何處進入桃米社區。指標也過於雜亂,對外來遊客造成困擾。另外,部份地區也需要重新整理與定期清潔,甚至以彩繪等方式美化。因此,桃米在視覺美感與旅遊印象等層面,都需要改善提昇,有必要對指標系統與整體環境完整規劃。
由於指標和環境的規劃與建置所費不貲,影響深遠,因此需先以「參與式規劃」方式集思廣益,彙整在地意見,落實溝通、協調等前置討論作業。因此,本方案將邀請桃米的民眾與業者,共同提供意見並充分討論。也將邀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蔡淑美教授協助整體規劃,將大家的想法製作成模擬圖,讓大家能更具體想像未來桃米的樣貌。 在未來幾年,我們可以與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合作,落實大家的構想,逐步整理與建置桃米入口意象與指標系統,提升桃米整體環境品質。 |
||
計畫內容 | ||
2月~6月,每月召開兩次座談會,凡是在桃米生活的人都可以提供想法與討論, | ||
預期目標 | ||
取得民眾共識,完成桃米環境與指標系統設計想像圖,後續將依此規劃,以2~3年逐步落實。 | ||
預算估計(美麗桃米) | ||
會議餐費 | 20000元 | |
參訪 | 25000元 | |
景觀與指標設計 | 50000元 | |
雜支 | 5000元 | |
6. 桃米農村小市集 | ||
提案人 | 劉明亮 | |
緣起 | ||
慢活,是桃米的一種生活寫照。現在的桃米,已有許多的遊客前來,但礙於景點聚集,致使人潮不易擴散。因此,如何創發新的景點,讓遊客用最輕鬆的腳步深入桃米,是值得來努力的。
我們的構想是,在社區內選擇一個適合大小朋友自由奔走的地方,規劃為徒步區。邀請桃米社區內內擁有特色技藝或農特產品的居民,甚至埔里地區的綠色小農或手作達人,共同擺攤,營造一個悠閒的「好農生活市集」。當然也可藉由這個平台去發掘、推廣更多的在地優質產品。 不過更重要的是,我們所推動的農村小市集,除了強調綠色與手作的特色,更會將所得利潤,建置一定比例提撥為公積金,用作維護場地與回饋社區使用,讓桃米這個村莊,更有人情味。 |
||
計畫內容 | ||
2~4月:集合有意願合作的居民,籌組市集工作團隊。舉辦參訪學習與座談會議。規劃市集主題、運作規則(公積金制度、市集擺設方式、交通動線與宣傳等事宜)。其次,以親水公園附近的場地作為優先區域,進行環境景觀營造。
5~6月:每月先挑一個假日試辦,預計邀約15位商家擺設自家農特產品。地點則優先考量於親水公園、安雲濕地、桃米社區工坊等處擇一舉行。 |
||
預期目標 | ||
增加在地農特產品曝光機會
發掘更多種類的在地產品與特色 讓遊客更加認識與親近桃米 打造桃米,好農生活品牌。 |
||
預算估計 | ||
學習課程 | 15000元(包含講師費用、交通費、誤餐費…等) | |
週邊環境營造費 | 10000元 | |
場地布置費 | 50000元 | |
宣傳費用 | 10000元 | |
雜支 | 15000元 | |
7. 歷史的桃米 | ||
提案人 | 黃偉華 | |
緣起 | ||
桃米在現今這個時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個生態村,有一群可愛純樸的居民,也有各式各樣的昆蟲、鳥類、動物植物一起在這裏生長。這是一個動植物喜歡留下來好好生存的天地。但是桃米的過去比較少人知道,年輕人來到這個小村莊接觸自然、體驗生態卻無法清楚了解桃米過去的發展。
歷史可比之一條大河,河本身雖有曲直之處也有緩急之時,但是它本身總是一條完整的河。桃米的歷史需要即刻一點一滴的保留下來。桃米的長者是桃米的寶,歷史會漸漸被遺忘,可以藉由桃米長者們口述透過他們的引導,漸漸地把桃米歷史做一個完整記錄。在地人們也可以藉由這次的活動重新了解過去,燃重新起對桃米的熱愛。歷史和文化是需要被保留。保留住我們就可以創新未來、營造更美好的桃米。 |
||
計畫內容 | ||
1.長輩分享桃米的歷史故事
2.收集桃米老照片 3.從各地搜集相關文獻紀錄 4.把資料集結出書,版稅所得可以回饋 5.舉辦展覽,讓更多年輕一輩瞭解桃米的過去,進而發展現在,創造更好的未來 |
||
預期目標 | ||
出書可以見證歷史,辦展可以讓歷史延續,年輕一代更能瞭解桃米,未來可以翻譯成不同語言,讓國外的人可以瞭解這不平凡的小村落。 | ||
預算估計(美麗桃米) | ||
印刷費 | 25000元 | |
展覽布置費 | 20000元 | |
出書及設計費 | 30000元 | |
長者分享故事工作坊茶水、出席費 | 20000元 | |
雜支 | 5000元 | |
3、開放投票
各方案說明完畢後,開放在桃米生活的民眾投票。由於桃米有許多外來人口在此地工作、求學,因此當初在訂立投票規則時,決定讓在桃米里居住與生活之民眾都能投票。另外,由於來投票的部份公民,因工作繁忙等因素,未能聽取方案說明,所以安排熟悉方各項方案內容的工作人員,先為他們解說每項候選方案,再讓他們投票。為鼓勵大家除了自己親友的方案,也多考量其他選項,因此每人最多可投3票。
4、社區活動
由於天氣寒冷,為鼓勵更多人參與,我們在現場也準備熱湯與作大餅等活動。作大餅曾是桃米傳統,具有大家團結為社區打拚的象徵意義,很符合本次參與式預算計畫的精神,因此在社區耆老建議下,我們邀請社區民眾一起料理與享用大餅。
5、開票與宣布優先執行方案
下午5點投票結束後立刻開票,由工作人員公開唱票與計票。本次共有93人投票,前三高票依序為「老人廚房與社區菜園的故事對話」、「蛙ㄟ桃米小學堂-傳承創新,風華再現」與「美化桃米新意象 破水前行再出發」。各方案得票數如下:
編號 | 方案名稱 | 票數 |
1 | 再現國樂風華 | 11 |
2 | 老人廚房與社區菜園的故事對話 | 70 |
3 | 蛙ㄟ桃米小學堂-傳承創新,風華再現 | 61 |
4 | 舞動新生命 | 18 |
5 | 美化桃米新意象 破水前行再出發 | 34 |
6 | 桃米農村小市集 | 27 |
7 | 歷史的桃米 | 30 |